天天微动态丨一个人真正变好,从这2个字开始

我在咨询中,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

来访者在我眼中,有能力,有想法,行动力强.......

但他们看自己却是:不成事,不够好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即使我把他们的成绩反馈给他们,他们也会归结为:运气好,有人帮忙之类的外部因素。

似乎,他们就是不敢承认自己的好。

这样的落差是怎么来的呢?

为什么有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好?

甚至,还一味打压自己?

01 为什么不敢承认自己的好

我有一个来访者小敏,就是一个典型。

她在一家创业公司,短视频是从0做起。

辛苦经营了一年,账号也不温不火。

但前几天,突然出了一个大爆款。

全公司的人都跑来祝贺,领导也对她赞誉有加。

咨询中,她提到这件事,我由衷为她高兴,并询问她的感受。

小敏却说:

这就是很奇怪的地方,我好像有一点高兴,但随后马上就没有了,更多的是烦躁惊讶,好像还有些羞耻。

我就觉得,好像我也没做什么,我也没多厉害,好像我不能为这些感到高兴和骄傲一样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为什么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就,小敏却不能高兴呢?

小敏说:

如果我为自己高兴的话,我会很不安;

就是运气好一些嘛,那好像不是我的能力;

我要拿这个骄傲的话,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吧。

即便有运气的成分在,可谁也无法否认,这是小敏的成绩。

但小敏却羞于承认这个好成绩。

看似奇怪,其实,生活中很多人跟小敏一样,不敢接受夸奖,也不能为自己高兴。

比如我的一位前同事就跟我说过:

我真希望没人夸我,不然我会觉得好尴尬,不知道怎么反应。

面对自己的成就,表现的似乎是偷来的一样。

不但没法享受成就,甚至还会有羞耻感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为什么?

这跟一个人的夸大自体发展受损有关。

夸大自体是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,指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感觉到自己是好的、棒的、甚至是完美的。

夸大是小婴儿一开始就有的感觉,他们天然喜欢自己,欣赏自己,对自己很满意。

在成长过程中,养育者对孩子充分镜映,孩子就能发展出健康的夸大。

否则,他们的夸大自体就会受损,很难体验到“自己是好的”的感觉。

就像小敏这样,面对别人的赞美,夸大受损的人常常是羞耻的,不好意思的。

从他们的表现可以猜到,小时候,他们的镜映体验严重不足。

02 不敢承认背后,是镜映不足

什么是镜映呢?

小时候,是父母眼中赞许的光芒。

比如宝宝会走了,做了一个动作,说了一句话

父母的眼睛会惊喜到发亮,夸张地惊呼:哇!宝宝真棒!

在父母骄傲的目光中,孩子就能感觉到,自己是厉害的,闪闪发光的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充分镜映,孩子就会形成基本的自信,能非常稳定地确认自己,知道自己哪儿做的好。

当他有所成就,他能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能力和成绩,能为自己鼓掌、喝彩、骄傲。也许你会问,是不是小时候被夸的多,长大就敢为自己骄傲了?

小敏也说,感觉小时候被夸也挺多的,为什么长大了还是这样?

事实上,镜映并不只是夸奖,而是一种真实的赞许。

小敏小时候是被夸过不少,但夸的是什么呢?

是“小敏真乖真懂事儿,小敏真棒”。

这些,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求,希望小敏听话乖巧而夸奖。

这些夸奖不但不会让小敏感觉到被欣赏和肯定,甚至还容易扭曲自己的真实需求。

“乖和懂事儿”,也永远无法成为小敏骄傲的资本。

而“真棒、好孩子”是敷衍宽泛的夸奖,这些让小敏对自己有一些信心,但并不是很坚定的信心。

因为,她只隐约感觉自己好像很棒,但哪儿棒,怎么棒,自己是不知道的。

所以,别人夸她好的时候,她也不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的能力。

她内心是不安的,不确定的,会不断生出自我怀疑。

小敏说,被夸的时候,还隐约有一种羞耻感,就好像没穿衣服一样。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?我问。

小敏说,好像那一刻,有一个聚光灯打在我身上,我的一切都一览无余,可我总觉得我不够好,配不上这样的关注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有个同事三个月就出爆款了,而我一年才出爆款,有什么好骄傲的呢?

你似乎对“够好”的标准很高,这个标准又是哪里来的呢?我问。

小敏想了一会儿说:

好像是爸爸,从小到大,爸爸总说,你看xxx是第一名,你一定也可以。

所以无论小敏年级排名多少,她的眼睛永远盯着第一。

可这种比较,让她总是陷入深深的挫败感,总是感觉“我不够好”。

也因此,小敏在被夸奖的时候,总会有一种“德不配位”的错位感:

因为不是第一名,不是最好的,所以我就不允许自己开心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其实,小敏爸爸的鼓励,也是一种错误的镜映。

他忽视了小敏的实力,而一味的镜映出一个“最好的小敏”。

可这个“最好的小敏”,不是真实的小敏,而是一个最高标准。

那怎么样才是被充分镜映了呢?

充分的镜映,是指养育者需要像镜子一样对孩子的价值、成绩和成就做出精准的反应。

它既不能是会让你变形的哈哈镜,也不能是过度美化的美颜相机。

而是,真实地看到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,并对这些予以反馈和肯定。

比如,当小敏考试进步,小敏的爸爸能看到小敏的进步,并且针对小敏的做的好的部分夸赞。

这样长年累月下去,一个人就能从“外部肯定”逐渐变成“自我肯定”,展示自己健康的自恋。

03 怎样看见自己的好

第一、舍弃坏的镜子

总觉得自己不够好,不敢为自己骄傲,也许是因为,你身边都是一些“坏镜子”。

他们用扭曲的,不切实际的方式来让你只看到自己糟糕的部分。

比如,有的父母会说孩子:

你成绩不够好! 你就是太懒了! 你就是不上进! 你嘴太笨了,这也会说 抑郁的人就是脆弱

这样直接的负面评价,会让你在父母那面镜子里只看到一个“成绩差、懒惰、不上进、笨拙、脆弱”的自己。

这显然不是全部的你,更不一定是真实的你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这样的镜子,该舍弃就舍弃吧。

当然,这不是说,你就无视这些评价,反而,你可以把这些评价全部都收集起来。

然后一个一个问自己:

我真的是这样吗? 从哪儿看出来的? 如果是,我的程度有多大?有没有例外?

接着,还要去问自己:

除了他们说的缺点,我还有别的优点吗?

比如,我就问小敏:

这次的爆款,除了运气外,有没有那么一丁点是你的因素?

想一想,就即便有运气,没有你的XX,也做不了这个。这个XX是什么?

这些都帮助我们重新看待自己的缺点,以及发现自己的优点,找到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自己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第二、学会自我镜映:成为自己的好镜子

在咨询中,我跟小敏一点点去细化她做出爆款的过程。

比如,这个作品爆了是怎么回事儿,为什么会爆,它好在哪儿,小敏具体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?

“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,就是运气吧,这正好是个热点,我跟对了而已。”

这样说,不但否定了自己的努力,难以看到自己的优势,也很难从成功中积累经验。

可是,跟对了,怎么跟对了,为什么你选了这个而不是别的?为什么别人都没跟对,就你跟对了?

小敏这才慢慢说出自己具体的思考过程。

我们花了一整次咨询的时间,终于捋清楚,小敏到底是付出了怎样的心血,才得到了这样的爆款。

运气的成分诚然有一丢丢,但更多的是,小敏对热点的敏感度,文案写作功底,以及长期以来的努力学习努力钻研的结果。

小敏越说越兴奋,告诉我她这儿为什么要加这样的表情,哪儿为什么要有个转换等等。

越说,她也越自信,越快乐。

图片来源:pexel

最后,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老师,说完这些,我才发现,我在我的工作上是有能力的,其实我还蛮厉害的。

这就是一个镜映的过程,就是主动去看到一件事的成果中,自己付出了什么,做了哪些努力,刨除客观因素,自己是怎么做到的。

当你这样思考的次数多了,你就越来越清晰自己的能力,自己到底好在哪儿了。也就敢为自己的好而骄傲了。

写在最后

电影《灵异第六感》中,柯尔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。

他可以看见鬼魂,并跟鬼魂对话。

有一天,他跟去世的外婆对话。

外婆对柯尔妈妈一直问的那个问题,给了一个答案。

柯尔问妈妈:你问了什么问题?

妈妈掩面痛哭,她问的是:我,有没有让她感到骄傲?

图片来源:《灵异第六感》电影截图

外婆的答案是:

“是的,每一天”

这一刻,柯尔的妈妈与外婆,与自己和解。

图片来源:《灵异第六感》电影截图

终其一生,很多人所追求的,无非是让父母满意,让父母骄傲。

当父母为自己骄傲时,他们才敢为自己骄傲。

也许,你去问你的父母,并不会得到“是的,每一天”这个答案,甚至永远不会得到。

但,你可以对自己说:

我为自己感到骄傲,每一天都是。

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,我们准备了一份免费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,限时发放。(私信回复 量表 ,可以获取领取方式哦~)

如果您有情绪压力,原生家庭,婚姻情感,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,需要心理咨询,可以私信和我们详细沟通

作者:皮不露

图源:网络

首发:壹点灵心理

专注心理成长,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

标签: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南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